Google中国还是古狗中国?
版权声明:按照by-nc-sa的cc协议可转载,拒绝采用“独家” 授权媒介(含网站和平面媒体)转载、引用、链接,除非获得本人许可。转载时请务必以超链接形式标明文章原始出处和作者信息及本声明。
http://blog.devep.net/virushuo/2006/02/10/google-china.html
不管什么跨国公司,多大的企业,后面一旦加上中国二字,立马就变得不伦不类了。yahoo“中国”如此,microsoft“中国”如此,oracle “中国”亦如此,现在以上三者应该叫做:雅虎中国,微软中国,甲骨文中国。现在终于轮到了Google,这个传奇的企业的“中国”会怎么样呢?
Google是相当高调的开始中国战略的。可惜从一开始,就让人怎么看也不是味。来看看google做的几件事情吧。
1 代理商
代理商高于一切,这是google最早在中国做的一件大事。而google在美国,似乎没有用过这种代理的终端的销售渠道。当然,中国和美国不一样,这也无可厚非,可是,有必要这么着急吗?这真的是最重要的事情吗?就没有更需要作的?
2 codejam大赛
这个比赛,开始我是很想玩玩,去看了看题,Tiny作了几道,说实话,最终还是没参加,原因,一是忙,二是确实觉得没什么意思。这个东西代表不了什么,而且,似乎按照中国人一向擅长的背题法+多ID,“竞争”会变得变态的激烈。而对于非学生,把精力耗费在这种事情上,实在是不划算。所以,不出所料的,最后的获奖者都是学生,有经验的工程师不愿参加这个竞赛。这和真正的codejam又有区别了。嗯,又是一个名字后面带上“中国”的案例。
Google在打学生牌,不好评价这对不对,毕竟百度什么的也在效仿。但是老用李开复的关门弟子这种说法,没什么意思。职业经理人把自己和所服务的公司的品牌混合起来,实在是混乱。听说过唐俊的关门弟子,郭士纳的关门弟子,或是丁磊的关门弟子什么的说法吗?
3 google.cn
前两天说过,个人认为这是最大的败笔。
我们知道,很多人上不了google,当然是因为伟大的GFW的作用。但是,作出来一个写着“某些结果不显示的”,服务器仍然放在国外的站点,能解决任何问题吗?微软做的事情往往比较聪明,建立研究员,为中国培养人才,建立微创,和上海政府合作,将软件项目放在中国,充分利用了中国的劳动力,也给政府增加税收,增加了就业,套句主流语境的话,这叫为中国的和谐稳定作了贡献。套句私下说的话,这叫为地方经济和官员政绩作贡献。
google作了什么呢?就靠google.cn?能讨好谁?美国议会忧心忡忡,要开听证会,中国政府不买帐,据说还有某些中国城市屏蔽了 google.cn。用户呢?不高兴,认为google形象轰然坍塌。连我这种google fans都不得不写篇blog,希望有什么有心人能看到,作点正确的事情。君不见,海淀区政府给三环路上放了多少块欢迎百度入住的广告牌子?google 靠什么能得到这个待遇?
4 用户
更严重的,google没有什么办法把公关作到真正需要被公关的用户身上。我们这帮人,不需要公关。我们知道什么好,我们懂技术,我们喜欢google,我们也知道怎么应对封锁,这种用户,只要不去轰,想必也不会跑掉。
而真正需要公关的用户,到现在根本都没办法看到google的产品。注意,我说的不是“不知道google的产品”,而是“没办法看到google的产品”。个中差异,自己琢磨吧。
总之,google这个中国策略,到现在简直就是错,错,错,错,不思悔改,恐怕悔之晚矣。
要我说,两条路,
1 别指望赚钱,就算你怎么努力,几年内也从中国捞不到什么钱,向微软学习,投资,培养政府关系和用户习惯,以图将来,这叫占坑。
2 如果不想走第一条路,那就忘掉中国吧。把未来的潜力放在印度,把赢利的希望放在欧洲。德国市场不是还没开垦呢?法国市场不也不怎么好吗?
作为一个google的fan,我不希望看到google中国变成古狗中国,就像不希望看到yahoo中国变成雅虎中国一样。可惜,事情往往不以我的意志为转移。